01 为什么我们都想成为这样的人?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想跟你一起做一个大胆的假设。 如果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人,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1、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 2、与人交往自信大方,很容易跟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既不卑微讨好,也不自大傲慢; 3、情绪稳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又能照顾别人的感受,妥妥的高情商。 你的答案是否和我一样?非常愿意。 为什么? 因为感觉跟他们相比,我们似乎总是没有那么自在、舒服、受人喜欢,甚至连“想成为别人”都是一种不接纳自我的表现。 后来深入接触心理学后,我发现,我们渴望成为的这类人的状态总结起来就是——人格健康。 什么是人格健康? 人格是心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受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和经历等因素所形成的稳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事风格。 比如,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你是否容易情绪化,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如何,都是人格的表现。 而人格健康,在心理学上也有一定的评判标准,最经典的是三大维度的健康—— 面对自我:积极乐观,自尊自在; 面对社会:人际和谐,适应环境; 情绪稳定:不容易过度抑郁、焦虑、等等。
02
为什么人格健康很重要?
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创始人荣格说:“与其当个完美的人, 我更想当个完整的人。” 这里的“完整”,指的就是人格健康。 为什么人格健康如此重要?看看你的孩子就知道了。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人格不健全的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底下的回答,看了让人感觉无奈。 我的爸爸是一个情绪特别不稳定的人,经常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暴跳如雷,我的整个童年都笼罩在一不小心就会惹他生气的恐惧当中。 那时候我发誓,以后一定不能这样对自己的孩子。 可是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孩,我也经常因为小事发脾气,甚至对我的老公也是如此。 有好几次,我老公都跟我说,我再不改改我的脾气,他和孩子都会受不了我。 发现了吗? 人格亚健康的状态是会遗传的。 这位答主把从父母身上习得的人格特质——情绪化,不自觉地传递给了她的孩子,即使她不喜欢,也知道那样是不好的。 很多人都会如此,比如,自己悲观抑郁,无法给孩子积极乐观的力量;自己自卑、封闭,也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变得自信、自在。 我们明明对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满怀期待,却无法帮助ta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们常说:高段位的教养,是父母的人格健康。 而有些人,甚至会把人格亚健康的模式带入到和身边的人相处当中,导致维系不了长久、幸福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不好,难有交心的朋友......
03 改变人格亚健康的状态
学习心理学这么长时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明显感觉自己的人格健康度在不断提升。 因为我察觉到了自己不健康的部分,并尝试疗愈它。 但,深入的自我觉察毕竟是心理学者们才有可能做到的。 大部分的人,都判断不清自己的人格健康状态,甚至不知道生活中很多不幸福,是来源于人格亚健康。 改变下列行为: 收获美好人生! 文章转自武志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