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 造福人民 福州市仓山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 福州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于1992年1月,迄今有十七年的历史。在走过的十七年历程中,咨询中心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开展以青少年为主的心理咨询发展到今天的关注全社会人的心理健康,为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人们赞誉它是“造福青少年的事业”“功德无量的工程”。咨询中心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创始阶段,发展阶段,突破阶段等三个阶段。 创始阶段(1992—1995年) 心理咨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需要。为了开辟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子,在仓山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仓山区关工委和福州市心理学会于1992年1月联合创办了福州第一家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中心的创办宗旨是:促进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心理咨询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在不为人们普遍认识的当年,咨询中心能够迅速地崛起,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这是很不容易的。主要得益于: 一. 领导重视,各方支持。 仓山区委,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从关心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出发,大力支持咨询中心的创办,从有限的财力中拨出经费。市文明办07年也拨出2万元给中心添置电脑设备。区老干局热心解决咨询场所,办公用具,向有关部门通报心理咨询开展信息。区委宣传部,区广播电视局,文化局为咨询中心免费作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广告牌宣传; 区教育局协助分发咨询中心开办启事。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肩宇同志任咨询中心主任,呕心沥血作了大量组织和管理工作,副主任陈晓荆教授业务指导尽心尽责; 区离退休老同志主动热情地承担咨询中心的各项后勤服务工作,他们共同发挥余热义务作奉献。这一切使咨询中心开办一路绿灯,工作顺利开展。 二. 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为了让人们认识和接受心理咨询,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工作。除了印发一万份开办启事和在有线广播,电视宣传,节日上街义务咨询外,还通过福建日报,福建《青春潮》杂志,福州晚报刊登广告启事,心理专家的咨询文章,记者的采访报道,仓山有线电视,福州电视台邀请心理专家们作电视讲座,福建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邀请专家担任心理健康节目的主持人或嘉宾,学校少管所邀请专家们去讲课或心理咨询。同时,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关工委领导者和专家们都利用各种会议和场合介绍咨询中心,扩大宣传。07年月中心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以区委名义召开还请省市文明办,关工委领导参加,范美先书记在会上和重要讲话。 三. 聘好咨询老师,保证咨询质量。 咨询老师是心理咨询工作的台柱,我们先后聘请福建师大黄爱玲教授,李林教授,黄宪妹副教授,闽江学院陈晓荆教授,陈翼柱,张鼎衡,张庆守,陈源副教授,曾乃卓副教授,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张仁川主任医师,,原福州师范学校张淑姬高级讲师,陈薇刚特级教师,福州艺术师范学校王霏高级讲师福州八中谢维兴心理学专职老师,福州市精神病防治院肖桂明主治医师等十五位咨询老师。他们不但有浓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乐于奉献。他们真心,爱心,热心,耐心为来询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博得来询者的赞扬和信任。今年四川汶川地震中移动公司开通灾区免费热线电话,我们中心有九位老师为灾民进行心理咨询;每年三八妇女节中心老师与市妇联一起到女监狱对女犯人进行心理咨询;与省、市心理协会配合向社会开展心理咨询;去年与市关工委配合到鼓楼福州屏东中学,台江福州十五中学对青少年进行公开心理咨询;老师除每周六和周天全天候咨询外,还对有困难的咨询人群进行预约咨询。 四.“咨询、治疗、服务”三结合,尽力满足来询者的需求。在心理咨询中,咨询与治疗是经常结合的。但来询者有时还需要提供其他具体的帮助,如,有的学生因心理障碍致使学习成绩下降,经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解除了心理障碍,为了补上功课,就要帮他聘请合适的家庭教师,极大地提高了心理咨询效果。 发展阶段(1995-2002年) 咨询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中共仓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不仅增加经费投入,还搬进新盖的仓山区老年活动中心大楼,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总是并要求全区各部门关心支持咨询中心工作,多办实事,好事。使咨询中心不断发展,活动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在获得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了自身价值,主要成效有: 一.采取多种咨询手段和方法,扩大工作领域,增强咨询效果。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增多,心理咨询事业不断发展的趋势,咨询中心坚持以“咨询、治疗、服务”三结合为主开展工作,为心理疾病患者解开了一个个症结。特别是1996年6月,咨询中心与福州电信广告信息公司联合开通了八条专家热线电话—168心理咨询热线。由于电话咨询具有方便省时,保密性强,双方语言交流充分等特点,很受社会欢迎,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咨询人数骤增。十年中,咨询中心共接待省内外来询者310323人次,特别是让56位因各种心理总是想自杀的男女青少年重新燃起生命的火花。2007年咨询中心又和电信博士通联合开通“9616899128,福建青少年心理咨询专线”。专家们通过热线电话解答了有关学习,工作,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婚恋,道德伦理,心理疾病,性困惑,吸毒等许多问题,群众称赞:“太好了,有了心理热线,我有心事就能找它商量。” 二.善于总结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咨询水平。十年来,咨询中心的专家们通过实践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在省内外58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215篇文章,区关工委的“要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黄宪妹老师的“情感教育莫小视”等文章还刊登在全国关工委的《中国火炬》上。2002年11月,仓山区隆重举行了咨询中心成立十周年暨168心理咨询热线开通六周年纪念活动,省、市、区各界心理研究专家欢聚一堂,广泛交流心理咨询工作经验,体会和设想。集中编印了“心理咨询案例”,“心理咨询专家经验作品选”,“家庭教育”、“实践与硕果”、“幸福晚年金钥匙”、“成功学习心理学” 、“热线电话传真情”等专著,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积极探索“咨询、治疗、服务、普及、科研”五结合的咨询工作路子。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有时比治疗生理疾病更难。专家们根据不同的心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来询者细心咨询和治疗,必要时配合药物辅助,使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得到康复。在来询者中,凡是父母下岗家庭经济困难或是社会无业青年的,给予优惠和免费治疗,老人来询者一律免费。还在“咨询、治疗、服务”三结合的基础上,又自加压力增加了“普及、科研”工作项目,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专家们经常走出去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开展义务咨询活动,曾到大、中、小学、全省各地等几十个学校和单位以及建新、仓山镇等农村基层,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专家们还非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方面的学术探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操作水平。 突破阶段(2002—2008年) 如果说,咨询中心头十年的发展主要在于量的积累,那么,十年后历程更多的是在于质的提升,在于咨询工儿深层次挖掘和突破上。近几年来,它的突破重点体现在: 一.坚持“两个关注”,着力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咨询中心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就要关注教育青少年的老年人,关注教育青少年的家长和老师。近两年来,围绕着家庭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专家们到省、市、区老年大学、区老体协、宁德地区老龄委等单位讲课。中心与《神州晚报》、福州市医院、福州市老体协联合举办“老人身心保健”咨询活动,深入到市中医院、仓山三叉街街道、市工人文化宫等地现场咨询,宣传老年人心理保健的重要性,传授老年人克服“心病”和帮助孙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与福州晚报、仓山区妇联、太平洋城市区联合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通过讲座,家长们深感学习的必要性,树立了科学育人的观念;到省、市、区教育、妇联等部门以及学校指导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埋设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 二. 抓住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积极探索心理咨询工作的新途径。 1.努力探索摆脱网瘾的新途径。针对部分青少年网瘾这一社会难点问题,专家们积极开展研讨。在咨询工作中,尝试采用学校、家庭、孩子三管齐下,侧重在早期干预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咨询、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了《上网成瘾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咨询中心在帮助、指导青少年摆脱网瘾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强烈反响。 2.为青少年升学考试减压助考出谋划策。中考、高考一直是社会、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排解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特别是高考压力方面,咨询中心做了大量的努力。除了个别心理咨询外,与福州报、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减压助考”心理咨询活动,深入福州八中、福州四中、福州二中、福州屏东中学、仓山地区等学校举办现场心理咨询活动,前来咨询的学生络绎不绝,认真倾听了专家们的支招,受到广大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并在福州晚报上发表了“临近大考要静气” 、“减压助考三贴药”等文章,指导考生正确面对升学考试。还与福州晚报、市电信有限公司开通考生热线电话咨询专场、与海峡都市报开展高考热线咨询活动,热心为考生解答了各种问题,提供了心理援助,为考生排忧解难。 同时,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等问题,咨询中心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集十四年咨询经验和近万个案例剖析,咨询中心组织由陈晓荆教授为主编,陈翼柱、李林教授为副主编编写了《家庭教育宝典》,由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全面系统,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家庭教育的策略,富有指导意义。2007年陈晓荆教授等又编印《心海导航》一书,作为中心成立十五周献礼。 三. 走向社会,努力实现心理咨询工作的联动效应。 咨询中心除了坚持日常的咨询外,还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深入省少管所对少年犯心理帮教,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联办各类培训班,把咨询中心办成多功能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省社科联联合组织“社科进社区”系列活动,在屏东新村、省老干中心、工作文化宫、五一广场等地开展心理咨询;与市社科联在市文化宫联合举办老年心理咨询活动;参加了由省妇联、《海峡都市报》举办的“关心单亲妈妈”的热线电话咨询活动:与福州十八中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小组联合制作了关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人生规划等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深入福州十八中象园分校开展学生学习,交往,亲子关系的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与学生平等对话,悉心作答,专家们接受采访,撰写文章,分别发表在《福建日报》《福建教育》《福州日报》《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文化生活报》等多家报刊上;还参与了省电视台,省教育台,市电视台等相关栏目的节目,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2006年初,咨询中心与福州晚报《成长周刊》栏目联合开辟了“成长心理”,至今专栏发表专家们的百余篇文章。还开辟了《你问我答—把你的心思告诉我》栏目,由专家们解答青少年提出的问题。 心理咨询事业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它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欢迎,它的发展前景也一定会更加广阔,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今后我们设想:一.我们中心与区教育局联合办班,开展对中小学老师的心理学科培训,要求每位老师都要通过心理课程学习,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理论水平。二.配合各中小学中的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心理知识,以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三.扩大咨询中心的空间,增加咨询中心的经费。区每年拨的1.8万元的经费不够用,希望得到社会上的支持。 虽然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有一定的差距。希望领导多给指导和帮助。 2009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