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成长在线 >> 正文
校园欺凌:一场并不遥远的悲剧
[来源:福州仓山心理咨询网 | 作者:少年无忧 | 日期:2019/11/27 | 浏览 1099 次] 字体:[ ]

01

  来自少年的欺凌,离现实有多远?

  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蚕食着少年们原本健康无忧的童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发布的一则报告,全球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都曾遭遇校园欺凌.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了十个省市五千多名中小学生,32.5%的中小学生表示“偶尔会被欺负”,6.1%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园欺凌,我们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与街头采访,共收到了197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有60%以上的人曾经历或目睹过校园欺凌的发生,这也许意味着,新闻报道和电影中的悲剧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

(63.96%的调查对象表示身边曾发生校园欺凌)

02

  关于“校园欺凌”,你了解多少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大部分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在学校或学校周边,实施环境多为校园周边人少僻静处,甚至是明目张胆地在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欺凌,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攻击性行为是其最大的特征。

  小学初中是校园欺凌的“重灾区”。13到16岁,是逆反心理最严重的时期,容易出现喜怒无常、不懂得忍让与和解、做事过于冲动、不考虑后果等性格特征。

  欺辱女孩并拍摄视频的施暴者年仅十多岁、7名殴打女孩致其轻伤的学生年龄均不满14岁、打伤8岁女孩下体的两个欺凌者更是不满10岁的一年级学生。然而,校园欺凌也并非只在某一阶段出现,无论是大学、高中、初中或小学,都存在着校园欺凌的现象。

(75%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园欺凌最容易发生在初中)

  校园欺凌对施暴者和受害者,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拳打脚踢、扒衣服脱裤子、扇耳光,施暴者从暴力中取乐,并从中获取优越感。然而这种优越感却是扭曲的,在进入社会后,一旦这种优越感消失,轻则会造成自我否定与精神不安,形成性格缺陷,重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牢中之囚。

(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校园欺凌对受害者、施暴者带来较大影响)

  校园欺凌带给受害者的,除身体上的伤害以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失眠、心理失常、自我否定、社交困难、抑郁等,是较为常见的创伤表现形式。在以往的校园欺凌案件中,有被欺凌者因为不能忍受身心被侮辱的痛苦,而采取出走、自残的极端方式,甚至在精神苦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3

  校园欺凌的“催化剂”  

  校园,本应是求学者的乐园,是神圣又平和的教育场所,为什么会频频发生欺凌事件?调查问卷显示,大多, 数人认为家庭教育的失败和学校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性格外貌特征、学习成绩、施暴者自身问题等个人因素也受到广泛关注。
  , ,

(校园欺凌发生原因·关键词云)

  上海市教科院教育法学博士谭晓玉认为,校园欺凌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先天不良”可理解为因身心发展不平衡而出现的心理障碍。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及存在感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精力过剩,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当他们内心的负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势必如同火山一样猛烈迸发,给被欺凌者带来难以言状  “后天失调”则是家庭结构不健全,学校教师管理失当、接受大众媒体负面影响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所搜集的21则校园欺凌报道中,欺凌往往仅是产生于同学之间的口角、争执、误会。处于校园时期的未成年人,心智发育不成熟,辨别能力不足,遇事容易冲动,面对争执和误会时,不知如何正确处理。此时,外部环境的塑造和后天习得的行为方式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篇新闻报道·关键词云)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和观念塑造产生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

  调查显示,若家长不讲规则、不善沟通、习惯于用粗暴方式处理问题,则青少年也易接受相应的处事原则,遇事首先诉诸“暴力”。此外,部分父母教育观念较为滞后,长期漠视青少年心理健康、轻视欺凌现象,这也是校园欺凌发生的潜在因素。

  学校,既是欺凌事件的主要场所,也为校园欺凌的滋生提供了土壤。若学校未能塑造良好的内部风气和校园文化,没有一贯的教育课程,学生便容易形成认知盲区。

  学校管理的疏忽和漏洞,又使得校园欺凌的发生未能被及时察觉,错失阻止和挽救的良机;在校园欺凌发生后,很多学校缺乏可依的规章制度,欺凌者往往不能得到适当的处罚,被欺凌者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为欺凌的再次发生埋下隐患。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在冲突应对和处理方式上的教育缺位,使尚未形成完整三观的青少年不知道该如何宣泄情绪、不懂得以何种方式处理矛盾。

  “学习和模仿”周边事物,成为了他们面临问题时的主要应对方式。快捷方便的社交方式和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使青少年轻而易举地接触到种种负面信息,并从效仿和实践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04

我们做了什么,还有多远要走?

  抵制校园欺凌的重要一步,是让青少年意识到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将会导致何种后果。在此过程中,作为微观教育主体的家庭和学校,应承担着让强化意识、引起重视的衔接作用。

  然而,在我们的街访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称,自己很少或从未从父母和学校方面接收到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问卷结果也显示,从“课堂讲授”和“父母叮嘱”中了解到校园欺凌的人,分别仅占9.89%和17%。可见,在微观意识和事前防范层面,我们的教育仍处于缺席状态。

(调查对象表示多从新兴媒体了解到校园欺凌)
  近年来,我国也出台各类规定和方案,从宏观层面出力,遏止校园欺凌。然而,受政策方案层次性和滞后性的影响,要达到“落实”和“健全”的预期效果,我们仍需历经长久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过程。(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治理措施仍“不够健全”)

  与此同时,先行者们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细致有力的借鉴可能:

他国的做法:

韩国:

教育部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学生可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保护学生。

日本:

加强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并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美国:

每年开学时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并对学生进行预防性的教育,告知学校有关规章。

 

澳大利亚: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

 

 

  从政策的出台到全面落地,从轻视无谓到严肃相待,从细微处消除每一场“悲剧”的潜在诱因,将校园欺凌治理将做得更加扎实,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公众号<少年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