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冲动 头发情结 自我认同 接纳情绪 换位思考 延缓决策 正文摘要: 因不从学校“女生一律留短发”的规定,高二女生 ~·~·~·~·~·~·~·~· 正在念高二的文娟是由她的父母带着来到咨询中心的。父亲把母女俩送进门有事先走了。母亲眉头紧锁一脸愁绪,没等坐下就急切地诉说开了:“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打小就那样,每次剪头发都是连哄带骂地折腾半天,剪个头发又哭又闹地简直是要她的命一样……”因为不肯剪头发来心理咨询,这可有些蹊跷!我一边招呼母女俩坐下,一边打量着站在母亲身后有些回避的女孩。眼前这个女孩十七、八岁,中等个头,齐肩的头发称着削瘦略长的脸盘,紧抿地小嘴撅着一撇一撇地,在母亲诉说的当儿不时地用哀怨的眼神瞟她,那神情透露出其内心的焦灼不安和丝丝的愤懑…… 原来文娟刚转入的那所中学,最近在学生仪表着装方面作了一个新规定:女生一律留短发,头发长度不能超过耳朵下一公分。文娟的头发快到肩头视为长发要剪去。学校实行这一规定有一周了,文娟的头发始终没剪,终于在前天被叫到政教处。不料,在老师眼里并不张扬的她竟然反应激烈,她连连反驳不依不从。学校当即把家长找来。其母在规劝不成的情况下,为表明家长是支持学校工作的不袒护孩子,情急之下动手打了她。这一下文娟被激怒了,她顿足哭叫:“为什么你们都不能理解我?就是不剪,你们拿我怎么样……”一扭头冲出办公室。在一旁的老师见状急忙上前拉住她,众人安抚许久她才慢慢平息下来。一位老师对其母亲说:“不就是剪个头发吗?怎么会这样呢,这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带回家去和她慢慢说。”第二天她没去上学,家人亲友却劝说都无效,就是不剪头发,在家一连呆了两天。后来她想起有个同学参加市电视台艺术团,电视台开来了证明,学校允许她留头发。于是提出要母亲带她去心理咨询中心开证明。父母想咨询中心老师能说服她剪头发最好了,否则就开个证明说她有心理问题。这真让人哭笑不得! 证明自然是不会给她开的。许多学校都有要求女生留短发的规定。虽然颇有微词但似乎已约定俗成大家都这么做了。然而文娟在叙述事由时,口口声声斥之“无理”,情绪是那样的激愤。尤其是她多次说到:“你们都觉得这不过是件小事,可对我来说不是小事,小时候我没办法,现在我都快十八岁了,为什么还不能支配我的头发?”言语中流露出一种似乎受到极大伤害的情绪,这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一个女孩的头发和她的心理成长的故事。 小时候的文娟因父母忙于生计,3岁多就被送到幼儿园全托。在童年的记忆中,她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在幼儿园洗头。她说:“洗头时,阿姨总是一把把我抱过去夹住(因为害怕,我常常要躲)。我最怕高高的水龙头上倒下来的热热的水柱,那水又急又烫我常要挣扎。每次洗完头,我特别想回家想妈妈。阿姨说我洗头时闹,要家里给我剪短发。”可那时她看到那些照人喜爱的女孩很多人都扎个马尾发心里很羡慕,母亲自然不让她留长发,每次剪头发她就要闹,心里很难受。 “小学1-3年级在一所寄宿学校就读。学生都自己洗头,那时候人小头发洗不干净,大家都剪短发,我也就无所谓了。”小学三年级时,自主意识开始萌芽的文娟十分向往寄宿学校外多样的生活,父母受不了她的熬磨终于把她转到别的学校。她回忆道:“那三年的小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快活的日子。我常常把头发扎在脑后,别上各种样式的发夹和头饰,感觉很好。 上初中了,大家都要剪短发,也不敢怎么样。初三下学期学习紧张,学校不大管,头发不知不觉地留长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头发留长了挺好看的,同学也说我留长发比短发好看……”跨入青春期的文娟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了,特别渴望赢得同龄人的认可,并注重自己的人际交往。进高中后,她发现自己不像以前那么孤独,一起玩的同学比以前多了。她认为这一切都和自己的形象改变有关,长发型最适合自己,尤其是一些男生也对她的发型作了肯定的评价。她对自己的相貌有了信心。由于一些原因,高一念完后她要转学。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她在考虑转入哪所学校时特别要了解学校是否要求学生剪短发。为此,她舍近取远选择了现在这所学校。没曾想入学一个月后,学校规定女生一律要留短发。这对她来说不啻是个灾难。思虑再三她把好不容易留起来的头发剪成现在的齐肩发,试图躲过“此劫”。学校生硬的做法致使其内心的冲突爆发,母亲无奈当众打骂更使性情刚烈的她觉得蒙受羞辱,引发了过分的自我护卫。 这一案例中,文娟的愤怒情绪是青春期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人在被别人侮辱、阻挠、遭遇失败、挫折或自认为受到伤害时容易引起愤怒。一般愤怒的情绪总是有一些违反个人期望、失去个人价值感以及造成身心痛苦的事件引发的。当然也和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青春期的青少年正经历着快速的成长和心理革命,影响到他们对身体的意念和安全感,所以会过分重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相貌和穿着,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同龄异性的评价。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某一个微小的缺陷或不足,担心别人会嘲笑自己而耿耿于怀。他们在与环境的调试中追寻着自我,实现自我认同。一方面渴望独立、摆脱成人的过分限制,另一方面因缺乏经验,遇到一些事情往往不知道采取什么恰当的解决方式。当自己的意愿受阻尤其是与成人发生冲突时,就会充满愤恨或沮丧,产生逆反心理,有的表现出冲动、鲁莽、对抗、一意孤行、不守规矩等行为。文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追寻有着剪不断的“头发情结”,学校的要求在她看来是对自己的伤害,似乎失去了自我价值,被师长当众训斥、羞辱,更把她推入应激状态。 事隔几日了,一提起来她的情绪还是很激动。我首先运用共情让她宣泻愤怒情绪,等她逐渐平静下来后再与她讨论要直接面对的问题。起初,谈话一出现习惯的正面说服,执拗敏感的她就抵触起来。后来我发现她几次说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流露出自主意识中渴望成长的积极因素,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正面引导。在她意识到遇上不顺心的事就暴躁,用发脾气、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不成熟的小孩子的做法后,引导她作换位思考。学校做这样的规定一定有它的道理,假如你是校长,已经做出这样的规定有人不执行你会怎么样呢?从她现在与人交往比以前主动、大胆,让她认识到自己人际关系的改善并不都是外表的缘故。头发再剪短些真的会难看吗?在澄清上面一些想法的过程中,文娟开始出现合作的态度。她表示学还是要上的,那么头发是剪,还是不剪?有没有折中的办法?我们讨论了如下的应对方案:(1 )按学校规定剪短发,写封信给校长表明自己虽然不赞成学校的做法,但顾全大局剪了,希望学校考虑以后取消这个规定。 (2 ) 剪一个适合自己脸形的稍长些的短发型。(3 )不剪,先和班主任沟通取得她的理解,再由班主任去做学校工作。 一个多小时的咨询探明事件背后的心理历程、制定应对问题的行动方案,文娟的情绪起起落落变化急剧,我不期望她一下子就来个180度的转变,到底怎么办得由她自己选择。结束咨询时我恳切地对她说:“回去先好好地休息一下。像大人一样冷静地想一想我们定的几个方案,相信你会处理好的。” 三天后我给文娟去了电话。她高兴地告诉我第二天没剪头发就上学去了, ,老师什么也没说,可她自己觉得怪不好意思的。我叮嘱她:“老师谅解你了,你不能把头发留的太长,别太过分哦。”她说:“我知道的。昨天我去剪短了一些,实行第二套方案!” 参考:《人格心理辅导》韦有华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