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 女孩为何割伤自己? 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 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曾乃卓 小茜是个大二女生,长得清清爽爽,当任班级干部的她主持起班日活动表现得出色能干。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在老师同学眼里挺阳光且又积极努力工作的女孩,近来,却总用小刀割伤自己……。她的行为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问题背景?学校让小茜妈妈带小茜去作心理咨询。 案例分析与心理辅导 心理老师发现,小茜发生自伤自残自虐行为的诱因表面上是“失恋”——她喜欢的男友离她而去,无法接受感情挫折的小茜不知该怎样排遣痛苦,于是用自伤的方式宣泄愤怒,欲将自己快速地从那种内心的痛苦中解救出来。心理专家发现,人在受到创伤时,身体会快速分泌快乐素(儿茶酚氨、肾上腺类物质),让肌体愉悦轻松,这也是自虐者为什么会自虐的原因之一。对于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不够完善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在选择某种能够让自己快速解脱的方式时(如抽烟喝酒打群架头撞墙等),自伤也是其中一种。然而,小茜一而再地割伤自己,又说明她的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释放,其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在接下来的进一步咨询中,心理老师了解到,小茜成长历程中的确存在着负性刺激“印痕”,这或可用于解读青春后期的小茜行为异常的线索:小茜才几个月大就被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寄养,4岁多时奶奶生病住院,临时把小茜托付給邻居一个孤身老汉帮忙照看,幼年的小茜有过被性侵性猥亵的创伤经历。上小学后小茜回到父母身边,虽然一直以来父母对小茜是疼爱有加,但小茜似乎并不“领情”。 心理专家发现,很多心理不健康的成年人,往往都有着早期的分离经历。若母亲短时间喂奶或不喂母乳,过早地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等孩子要上小学了才接回父母家,这时,不管父母怎么满足孩子,孩子还是会觉得父母不爱他,孩子也很难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对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2岁以前是儿童发展形成对人的“安全感”、“共情”、“深层的依恋”的关键时期,这是在跟妈妈的交流中形成的。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机会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与母亲建立起依恋关系,而是被送走或不断更替抚养人,客体关系的混乱会导致孩子在心理上将难以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也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孩子会选择一种逆来顺受的方式接受现实,表面上很听话,内心却潜抑着“婴儿的愤怒”,这种愤怒在青春期和成年后常常指向最亲密的人,如父母、恋人,对外人却能保持理性与克制。有时候由于内心没有经由依恋而获得安全感,会很努力发展自己,获取稳定的社会认同,但在婚姻恋爱方面却容易失败。 小茜幼年的创伤经历,在她长大有了性意识并爱上一个人后,发生“记忆的苏醒”, 并被自己建构成性创伤体验(觉得自己的身体曾经被男人看过摸过甚至碰过了,自己变得不干净不纯洁不完整了,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形成低自尊,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而男友的离去更引发她对自己的愤怒,她反复伤害自己的目的在潜意识层面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自我惩罚自我折磨自我攻击。此外,心理上的自卑会使小茜对爱情的追逐成为潜意识里“依恋饥渴”需要的替代性满足,因为小茜真正的爱并没有出来。而她在班级里的积极努力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她内心的挣扎和对自尊的渴望及补偿。 对小茜的心理辅导思路包括:1、坚持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帮助小茜领悟——尽可能将她的行为解读成她是在采取幼稚的防御体系,幼年的创伤和现在的失恋只是她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两个“结”点,抛开它,重新发展,重新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会发现生活的绝大部分时光都还是阳光灿烂的。2、引导小茜发展一点“自恋”心理,学会爱自己,对自己感兴趣,要在心理上重新建构对自己的评价:要觉得自己依然是可爱的美丽的完美的女人,从而放弃自贬。3、调整对父母的态度,用心去感受父母的爱,不再追究过往,而是去着眼未来。4、培养起正确的恋爱观,学会顺其自然,缘来认真把握,缘去健康分手。5、发展对外部事物的兴趣,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做好生涯规划,让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 相信不久以后小茜会开始一个新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