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手记 >> 正文
走出“依恋饥渴”
[来源:福州仓山心理咨询网 | 作者:曾乃卓 | 日期:2010/3/29 | 浏览 2659 次] 字体:[ ]
案例:小姚是一名女大学生,她对心理老师说,自从恋爱以后,她觉得自己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控的混乱。她无法理喻也很难解释自己的矛盾行为:一方面是对男友强烈的依恋,另一方面却又是不断地从男友身边逃离。可是过不多久后又会回头去找对方,祈求对方原谅自己。明知对方不是自己的理想男友,却不断重复着新一轮的亲密依恋关系后的逃离,已反复多次。小姚的内心始终处在困惑、矛盾和痛苦状态,她不理解,一向自认为理性且有着自我掌控力的自己为何变得如此没有自尊,会有如此矛盾的心理和行为,在她与男友的关系中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既吸引又拒绝?
案例分析与心理辅导:在对小姚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容易有的一种解释是,由于大学生活安排的不是很充实、合理,一些适应不良问题引发郁闷、空虚、迷茫和无聊无助感,于是通过谈恋爱去转移现实焦虑和困扰。但心理老师注意到小姚讲的话“小时候父亲从来都不抱她……”。按精神分析理论看来,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机会与父亲建立亲密、稳定的父女关系,也就无法完成对于女孩性心理成熟至关重要的阶段——恋父期的成长,长大以后就可能对男性具有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
也许正是这种亲密关系欲求不满的童年经历,导致她成年以后会下意识地寻找机会完成这个成长阶段,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她的心理冲突导致的矛盾行为——她的潜意识试图通过对亲密感的依恋来补偿童年的这段“恋父情结”和亲密关系失缺的成长历程,而与此同时,潜意识里的道德焦虑又会让当事人选择逃离。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其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在某个阶段发展受挫(如本案中幼年期亲密需要欲求不满),就会造成性心理发展的“退化”和“固着”(变得幼稚化,某方面心理发展停留在小时候),从而对未来成年后的人格行为产生影响。
小姚现在的情况可以算是一种“依恋饥渴”,她的行为更多的是指向亲密感。她的行为与其说是在恋爱,不如说很像是在无意识地寻求一种亲密补偿。也就是说,小姚想要抓住的其实并不是她真正渴望的爱情,而仅仅是亲密关系的替代或象征。
心理学家发现,以依恋为主的爱情主要有这么三个特点:①有一种被强迫性。好像离开对方就不行,明知无益,依然就范;②分离的恐慌。在爱情关系里无意识的感觉到害怕失去而内心慌乱,会有想离开又恐惧分离的心理情境;③戒断反应。分开后(几天不见)容易出现很多身心反应,如空虚、孤独、烦躁、不完整感,甚至抑郁、绝望,以及睡眠失常等问题,这些身心症状仿佛逼迫着人逃回明知不良的关系中。因此,心理学家认为,有这些特征的人会成为“关系”的囚徒、爱情的殉难者。
精神分析让小姚了解并领悟了自己行为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让她意识到了她无法与男性建立理想的亲密关系的根源,随后的心理及行为调整也就变得简单了。
现在的小姚要走出“依恋饥渴”,需要去重新构建以下心理:
1、要意识到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却远没有整体重要。作为一个大学生,还是要很好地肩负起该承担的人生责任,如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一旦生活充实心态就容易积极,这有助于缓冲由于不良情绪带来的问题影响。
2、要学会爱自己,珍视自己,了解自己最真实的需要和感受,保持对自我的觉察力。这样才能有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让自己拥有真正健康的爱的能力,也由于懂得善待自己,对自己不好的事就不会重复去做。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走向人格成熟。
3、要相信美丽的爱情不止一次,如果自己的心灵是一只自由的鸟,就不会迷恋鸟笼或情网,而会去寻找辽阔的天空和博大的森林,去发现真正属于并适合自己的归宿。
    上一篇:心理诊断案例(1)
    下一篇:分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