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手记 >> 正文
拿什么唤醒沉迷于网络的孩子
[来源:福州仓山心理咨询网 | 作者:谢维兴 | 日期:2010/3/29 | 浏览 6188 次] 字体:[ ]
拿什么唤醒沉迷于网络的孩子

案例介绍
陆雨翔,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有一个多月不去上课,整天躲在家里上网玩游戏,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摔东西,家里被他搞得鸡犬不宁。
据雨翔妈妈介绍:雨翔以前比较懂事,性格有些内向。初三毕业后,家里给他买了电脑。自从有了电脑,他渐渐地迷上了网络游戏,一上网就是十几个钟头。一年多来,他变了许多:性格越变越内向,不爱和人交流,不爱说话;原来比较健壮的他,变得面黄肌瘦;喜怒无常,稍有不如意就对父母发脾气;思维幼稚,情感很冷淡,不通情理。前一段时间,家人把网线拔了,他大发脾气,乱摔东西;两周前他开始拒绝上学,躲在家里上网;这几天他嫌家里电脑旧、运行速度慢,闹着要求父母买一台新电脑。父母不答应,他就威胁:“你们不买,我就到楼下的电脑店去偷。” 威胁不成,他就偷拿家里的钱到网吧彻夜上网,害得家人到处寻找。
“你看好端端的小孩怎么会变成这样?有一次他乱发脾气,恰好一个朋友来我家,看到他在家暴跳如雷的样子,问我:’你孩子有什么吸毒?你儿子的样子和吸食毒品的人的样子一模一样。但陆雨翔听了却不以为然,他说:’我怎么会和吸毒的一样?我比他们好多了。’可我看他的样子和吸毒的人有什么区别?没想到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说到动情处,雨翔妈妈不由得唏嘘不己。
案例分析
陆雨翔得的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网络成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就是因为过份依赖网络,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其最明显的症状有:在网络上工作时间失控,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试图减少操作时间但难以自控。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冲浪,尔后可发展成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更有甚者,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辅导过程
第一次会面,是在陆雨翔家里。因为买电脑的事,他对妈妈发了一通脾气,正在气头上,躲在床上不起来。雨翔妈妈对着被窝里的陆雨翔说:“谢老师来了,你起来和老师谈谈。”雨翔吼道:“我是白痴,我是白痴,没什么好谈的,不要烦我!”雨翔妈妈把被子往下拉,陆雨翔又把被子往上扯,母子就这样进行着拉扯大战。雨翔妈妈一气把被子掀了,雨翔无奈之下只好坐起身来。这时我才看到雨翔的庐山真面目-----一个长相端正,但是神情萎靡,一脸恼怒的男孩。我对陆雨翔笑了笑,他目无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然后抓起被子遮住头,又躺了下去。
第二次会面是在两天后的一个晚上。为了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我和他“闲聊”了起来,我和他谈起了他的学校、老师,问他想买怎样的电脑,还向他请教几个电脑游戏的玩法。这种热身式的聊天,使我们间的谈话变得自然起来。我友好的态度让陆雨翔对我有了认同感,他渐渐放松了对我的戒备。
时机成熟,我觉得可以切入主题。
我让陆雨翔举起双手,放平,他照做。
我说:“你的双手没有颤抖,所以说你现在还不错。”
陆雨翔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谁都能做得到。”
我说:“这个动作,对一般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很困难。”
陆雨翔:“哪种人?”
我答:“重度网络成瘾者。”
陆雨翔:“不会那么玄乎吧?”
我向雨翔讲了网络成瘾的危害,并给他举了几个真实的案例。比如,仙桃一名高中生,他因上网成瘾,经常逃课不上学,父亲一怒之下将电脑砸了。他指着母亲的鼻子,威逼她与父亲离婚,否则他就不上学。
陆雨翔:“我可不会做出这种没道德的事。”
我回答:“因为你还没迷到他们那种程度,如果再继续下去可就说不准了。迷恋上网严重者和吸毒成瘾者一样,大脑都会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使得人失去理智,没有自控能力,情感淡漠,思想极端。为了上网,什么人格尊严,什么友情亲情都可以不顾。现在有心理研究指出,过度地使用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酒瘾、药瘾、毒瘾、病态性赌博等不可自拔的上瘾行为。最新医学研究也表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
看到陆雨翔托着下巴,争大着眼睛,我决定乘热打铁。
我问他:“自从你迷上电脑游戏后,你有没有感觉到你身上发生的变化?”
陆雨翔:“我发现自己的动作变得迟缓了许多,穿衣服比以前慢,系鞋带也不协调了,手一直抖动;还有,最近好像记忆力也不太好了,很多东西都记不住了;人也变瘦了,思维也变细幼稚了,有时和小孩一样不可理喻。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那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了吧?”
陆雨翔:“有些明白了。最多我以后不打网络游戏,我只玩单机版的游戏好了。网络游戏容易上瘾,单机板的游戏不容易上瘾。”
我说:“口说无凭,立字为证。那我定个协议好不好?”
陆雨翔想了想,说:“可以。”
陆雨翔找来纸笔,写下了协议:
1、每天上网早上不超过1.5个小时,中午不超过1.5个小时,晚上不超过1.5个小时。
2、连续上网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
3、如有违反第1、第2条中的任何一条,则二周内不许玩电脑。
保证人:陆雨翔
监督人:谢维兴、陈桂芳(雨翔妈妈)
协议虽然订定,但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要让陆雨翔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摆脱网络雨翔的诱惑,重要是要寻找合理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比如,投入学习中,培养对正当的兴趣爱好,努力培养对他人的兴趣,树立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
与陆雨翔的交流了近两个小时,我这次知道咨询将要结束。最后我告诉雨翔:
1、网络是交流信和获取信息的工具而不是玩具。
2、不要患想通过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消极情绪。

点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信息存储、加工、传递的方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近来,中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学生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报道连连见诸报端。美国心理学会指出,过度地使用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酒瘾、药瘾、毒瘾、病态性赌博等不可自拔的上瘾行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给本人、家庭和学校都带来了无尽的烦恼,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不仅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还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形成既有网络传播特性的原因,也有个体自身人格缺陷和现实社会生活压力的原因。
看完上面的案例,我相信每位家长、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知道网络成瘾的真正危害,认识到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学会正确上网,文明上网。让孩子远离电脑,不是“堵”;重要的是“疏”。要引导孩子,树立理想,增强责任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父母、关爱社会。当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有理想、有生活目标,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是不会沉溺于网络的。

符:“网瘾综合症”自我诊断测试。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如果有以上标准中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网瘾综合症”。
  



    上一篇:心理诊断案例(1)
    下一篇:女孩在高考前一天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