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科,还是读理科? 【心理案例】 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 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曾乃卓 案例: 小李是一所重点高中男生,眼看就要进入文、理分科阶段的学习。最近以来,因为与家长的矛盾冲突,小李居然扬言寒假过后要去办休学手续,不去学校上课了。这可把小李的妈妈急坏了,找到心理咨询中心,请心理老师一定要帮帮她,千万别让孩子因为任性而耽误了大好前程。 案例分析与心理辅导 在对小李妈妈的咨询中,心理老师了解到:小李很聪明,是一个文科、理科都发展得比较均衡的高才生,平时对文科有很浓厚的兴趣,但理科也读的挺好,还特别受到教数学的 正是由于小李的兴趣所在和行为选择与家长的“价值条件”(指建立在他人评价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评价基础上,个体要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相悖,才导致了这场表面上看似学习问题的纷争,实际上是教育态度教育理念引发的亲子关系问题。 对该案例的心理辅导主要围绕系统式家庭治疗展开:一方面,是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扰动及扰动所引起的变化促进家庭系统内部的交流,增进亲子关系中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如,通过将“学习问题”转变成“亲子关系”的讨论,包括运用循环提问、阳性赋意等关系取向式系统家庭治疗,既让家长充分表达其对这个问题(文、理分科)的考虑意见,也让家长充分意识到“尊重孩子选择”和“亲子关系和谐”的重要价值意蕴,反思其教育理念和价值条件化规则,同时,也让孩子有机会在无评判态度中立氛围中陈述自己选择和决策的理由,并对家长的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虽然,治疗过程会使亲子冲突表面化,但却有助于使矛盾清晰化,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家庭亲子间形成建设性互动交流模式,也促进家长的同理心和孩子自身责任意识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与家长的价值分歧矛盾,避免以冲动的、逆反的、任性的,威胁的、情绪化反应态度(如拒绝上学)的行为来应对不和谐问题。由于“应对方式”是个体为应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重要调节变量,因此,在系统式家庭治疗中,可以通过关于应对方式的讨论,让孩子学会放弃消极应对(如激化矛盾和逃避行为),而去选择用建设性的态度面对问题,比如,学会与家长进行诚恳耐心而又切实有效的沟通交流。通过心理辅导,使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在双方的共同成长中得到改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而要了解孩子先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有不符合家长意愿的言行,家长不要急着下结论,而要先试着去了解事情,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孩子: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这样做是否有他的道理?孩子是否有可以解释的原因和理由要按照他所认同的方式行为?凭什么“对”的一定家长、“错”的一定是孩子?家长自己是否有必要做出这样强烈的反应?家长在对待孩子的这件事情上是否有主观臆想、任意推断,以偏概全和绝对化思维成分?家长自己是否个性过于偏执,给孩子的限制过多,包办过多而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自己做决定、自己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太少?家长要经常作这样的反思。因为只有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只有尊重孩子才能真正实现与孩子的良好沟通,而好的亲子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家庭和谐才是好的教育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