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偷拿”钱 【心理案例】 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 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曾乃卓 案例: 小王是初一学生,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父母还是花钱送他进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好学校,每天早出晚归都由校车接送,周末还要去补习,小王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与父母沟通交流。前些日子,母亲忽然发现小王衣袋里有了手机和MP4,询问起来,被告知是儿子自己花钱(用写着小王自己名字的银行存折上的钱)买的。母亲认为没经过家长同意自作主张无异于“偷”,可儿子觉得这只不过是“拿”,争执不下,于是家长带小王找到心理咨询中心,想请老师评评理。 案例分析与心理辅导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老师了解到,小王母亲给儿子办了一张银行卡,每个月给他存入一笔钱,意欲备将来之需,存折和密码都由小王掌管。虽然家长专款专用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在与孩子的沟通关系上却存在着“规则模糊”“指令笼统”问题。对于正处在认知能力不完善且自制力有限的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事前没有清楚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没有和孩子约定好规则——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这里的钱,这使孩子误以为“这是以后可以由我自己自由支配的钱”。所以,当小王上了中学以后,看到同坐校车的同学在乘车时用手机和朋友打电话聊天,用MP4看电影听音乐学外语,不由心生羡慕,也有了攀比之意,觉得自己也该拥有(因为手机可以方便与同学的交往联系,MP4可以帮助学外语和缓解上学放学乘车时的无聊感)。这似乎也不能完全认定毫无理由。 了解了以上情况,心理老师的辅导建议有: 第一,家长不要用简单的处罚(没收)对待孩子,因为这种批评方式达不到教育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认真了解孩子行为的缘由: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有什么因素在起推动作用?是否有我们并不清楚的内情?也许有可以解释的原因或是可以谅解的因素?问题真的很糟么?有没有可能这算不上是个问题?……先要用一种非评判性的态度耐心倾听孩子的解释,仔细思量可能的原因,认真反省可能存在的教育失误,然后再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认识问题。 第二,要学会与孩子“共情”(指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帮助对方更多地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促进双方交流关系的深入),多尝试用讨论的、商量的、提醒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也鼓励孩子有什么需要多与父母交流,这有助于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问题。 第三,对孩子的要求和相关指令务必明确、具体、前后一致和态度坚定,让孩子清楚掌握家庭内的一些规则。否则,孩子会容易误解或无所适从或不认真对待。 第四,在了解情况的问话中,不要没好气地抱怨,且要避免使孩子处在被质问被责备被审问的地位,如:你干嘛要……;你怎么能……;你不知道……;你凭什么……;你为什么……等。因为这样会破坏与孩子的沟通关系,又于事无补。 第五,对于家里的大事小情,家长也要有让孩子了解及平等参与的意识,如果孩子的要求并不符合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要自然地坦然相告,让孩子理解并接受家长拒绝满足他的理由。既不能简单拒绝,如“哪有那么多钱,父母亲又不是开银行的”,也不能无原则迁就,如“只要考个好成绩回来,什么都给你买”,这会助长孩子不顾家庭条件不管父母心理感受的自私行为。对孩子可能存在的追求虚荣,盲目攀比和奢侈做派,也要用孩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态度与方式跟孩子探讨交流,从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这些,都是作为家长需要把握好的教育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