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手记 >> 正文
女孩为什么“偷”东西
[来源:福州仓山心理咨询网 | 作者:曾乃卓 | 日期:2011/9/28 | 浏览 3716 次] 字体:[ ]

女孩为什么“偷”东西

【心理案例】

                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   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曾乃卓

案例:小学三年级女生小玲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偷班上同学的文具,如橡皮擦、笔、本子、涂改液等。老师发现,小玲的偷东西行为有点奇怪:首先,偷来的东西也不注意藏匿和隐蔽,不是丢进课桌抽屉就是放在教室外楼梯拐弯处的窗台上,或是扔在某个墙角,偷窃的目的并不在于自己占有和使用。其次,每次老师找她谈话进行教育时,她都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这样了,但是“屡教不改”。再有,老师了解到,小玲过去并没有类似的不良品行问题。于是班主任老师叫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家长觉得小玲的行为难以理喻,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孩子并不缺钱花。

案例分析与心理辅导:

  小玲的偷窃行为确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道德品质问题,而是一种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的心理问题行为,叫“偷窃癖”。所谓“偷窃癖”是指无明确目的、纯粹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而反复出现、难以自制的偷窃嗜好和行为。偷窃癖常有如下特点:频繁地发生偷窃行为,一般是没有预谋地偷,且品种比较单一,所偷东西也不一定是自己所真正需要的。虽经多次教育并不悔改,也不特别害怕别人知道,也没有特别强的羞耻心,且有自暴自弃甚至自毁倾向。一般在发生偷窃行为前有紧张、焦虑和不安感,行为发生后有放松体验。

  对小玲的问题进行心理背景因素分析时我们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小玲的父母经常吵架,正在闹离婚,这让小玲的安全感受到很大威胁。她曾对母亲说,如果离婚的事让同学知道了会被人看不起,她还不如去死。由此可以看出小玲对这件事反映强烈并形成内心焦虑。由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容易以问题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对小玲偷窃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是:一方面,小玲的潜意识里有引起父母对她的注意以转移父母视线和淡化矛盾冲突的意味(因为老师总以“偷东西”为由叫小玲的父母来学校),以实施一个儿童所能想到的对现实状态和局面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一次偶发事件(下课时顺手拿了同学的本子抄作业,看到同学因找不到本子而着急的样子,竟然生出幸灾乐祸的快感)使小玲无意识习得并选择以“偷窃”行为实施对苦恼的变相宣泄,并使焦虑和不安感通过扭曲的行为动机得以缓解。当偷窃行为成为一种愤怒的释放(无意思地做一个很糟糕的孩子来表达愤怒)、一种变相惩罚,从而间接地释放内心的不愉快或敌意时,小玲的行为演变成指向父母的儿童表达不满的象征性抗拒行为。

心理老师的心理辅导思路包括:第一,让小玲的父母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尝试通过建设性的方式努力致力于关系的改善,并要多和孩子谈心,在与孩子的充分沟通中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增进亲子关系。第二,与小玲的老师取得联系,让其了解小玲的心理问题,给予小玲无条件积极关注,并帮助小玲改善与同学的交往关系,让小玲感到老师和班集体同学给她的关心、体谅和温暖。第三,通过一些心理行为治疗手段帮助小玲解决行为障碍,例如:角色置换体验法(如果别人偷拿自己东西时自己会怎么想);想象厌恶法(努力想象生活中的人们对小偷的厌恶反应并体验);橡皮筋厌恶疗法(在手腕上套橡皮筋,一有偷窃冲动就拉,把自己击疼,以抑制行为反应);替代反应法(下课看到同学桌上的文具又有偷窃冲动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和以别的行为如大声读课文、唱歌、和同学开玩笑、说话,或是跑到教室外去玩、去运动等来实现替代反应)。

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家庭不和谐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当孩子出了问题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

    上一篇:心理诊断案例(1)
    下一篇:考生心理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