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手记 >> 正文
追求名牌的男孩
[来源:福州仓山心理咨询网 | 作者:曾乃卓 | 日期:2011/9/28 | 浏览 5257 次] 字体:[ ]

追求名牌的男孩

【心理案例】

                闽江学院心理学教师   仓山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曾乃卓

案例:高一学生小林的父母亲都是下岗工人,虽另谋有职业,但家里经济并不宽裕。可儿子小林却爱和别人攀比,衣服要买名牌的。因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又看准了家长只希望他好好读书的心理,每次向家长要钱时都是先行做出承诺和保证“只要你们给我买了这个东西,我就一定好好读书”,于是家长就会答应他的要求,屡试“成功”然后依然故我。有一次放学,小林推着自行车出校门时,某同学回头看了他一眼,他便怀疑同学是见他骑没有牌子(非名牌)的自行车而看不起他,回家后就数落车子的许多毛病,非要家长给他买名牌车,诸如此类。如不答应他,还会以不吃饭、躺在床上不起床,不做作业、不去上学相威胁。家长对小林很是无奈……。

案例分析与心理辅导

小林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溺爱和无原则迁就的教养方式。小林在家里对父母说话粗声大气,甚至以不恭敬的态度宣泄内心的不满,对于学习适应障碍造成的情绪困扰也往往以外归因和消极怠懈的方式反应。由于家长只看孩子学习,把读好书作为对孩子的唯一要求而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和人格教育,这是现在的小林内心对父母缺乏体谅,缺乏爱,缺乏同情心,以及态度上的冷漠、自私和过分索取行为的根源。其次,是小林自身因学习成绩不好而有严重的自卑感,特别害怕同学看不起他,并有一定的偏执倾向。他不愿和同学来往,甚至逃避与同学交往,因为他很容易从同学的态度中感受到对他自尊造成的威胁,容易因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产生过敏性牵连反应,容易把他人的无意或中性态度及行为误解为对他的嘲笑和轻蔑。同时,小林又选择以不成熟的方式应对挫折体验。例如:不顾客观条件追求名牌,旨在通过所用物品的高档化提升外表形象从而实现对自卑心理的补偿。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需要进行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案例。心理老师的辅导思路包括:

1.是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变。家长要放弃以学业成绩作为孩子成才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态度。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让孩子学会感恩,要让孩子懂得珍视别人为他的付出,让孩子知道“没有谁生来就该为他付出什么”。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别人的种种关心和帮助都不知感谢,如果一个人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却不懂感恩,如果一个人承蒙别人的照顾和付出都不会感动,相反,却还总觉得别人欠他的,别人该这样对他,他理所当然地该得到这一切的时候,他将难有快乐体验,也将难有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负责任的态度。所以,心理专家往往不赞同那种绝对的,不求任何回报的(包括精神回报)对某个单独个体的“无私奉献”,因为这很容易造成对方自私的、无限又无情的“绝对索取”。有调查显示,从小接受感恩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快乐指数比较高。所以,家长的感恩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情绪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是小林自身的心理调整。包括(1)认知调整,改变以偏概全的认知态度,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就否定自己的整个人生价值,就陷自己于自卑之境。可以找老师帮忙,一起分析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还是需要进行基础的补缺补漏,或者是学习动力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再一点一点赶上去。(2)克服自卑感,学会悦纳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放弃对别人态度的过分敏感和被动性依赖性反应,改变对自卑心理的不正确补偿行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努力提升自己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如:运动,唱歌,下棋等。(3)要增进与同学的交往,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喜欢和接纳别人,并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正确理解交往信息和感受交往给自己带来的愉悦。(4)多参加体育运动,既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又培养起一种健康积极有活力的生活状态,改变封闭消沉、懒散疲沓、自暴自弃的生活态度,从而学会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现实。

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健全的重要。

                               

    上一篇:心理诊断案例(1)
    下一篇: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